为进一步提升医工融合领域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,2025年6月-9月,在我院副院长孙静的统筹主持下,基础医学系组织开展了《医学伦理学》课程系列集中备课活动。
活动紧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,通过系统设计教学大纲,精心撰写课程教案,精细化打磨课程内容,力求为电子信息工程(智能影像创新班)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(医疗器械装备创新班)、人工智能(智能医学创新班)以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(医药大数据创新班)四个创新班的学生打造具有针对性、前沿性的高质量《医学伦理学》课程。团队教师一致认为,应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教学,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医学伦理的核心内涵,增强家国情怀,树立敬畏生命、关爱生命的职业责任感。
孙静对基础医学系提交的教学大纲、教案等核心教学材料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审阅,逐一梳理了各专业《医学伦理学》课程的逻辑框架,并从课程目标的科学性、教学设计的创新性、教学思政的融合度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修改建议。她还亲自指导系部探索数字化教学模式,就创新教学方法、提升课堂实效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。
通过多轮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中研讨,课程教学团队进一步明确了“基础医学服务工科应用”的课程定位,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医学伦理教育规范,又能融入工科思维特色,着力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医学伦理基础。
(审核:黄闯 孙静 李佳)